因为有梦,所以坚持;因为有责,所以担当;因为有爱,所以奔跑;因为有光,所以向阳。
75年,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在接续奋斗中,继往开来,并肩前行。记录时代,也磨砺笔尖;写下历史,也锻造品格。甘报人的朝向,始终是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
经过“铅与火”“光与电”,迎来“数与网”“云与智”变化中催发创新,不变里诠释坚定。新时代新征程,澎湃的激情和新闻理想一直都在;奔涌的青春和追光的脚步一路向前!
29年零两个月,这是我与75岁的《甘肃日报》重合的时光。如一条细流与江河,从二十出头到年过半百,我与《甘肃日报》一刻也不曾分离。
我有一摞剪贴本,多年来在《甘肃日报》发表过的文章都收集在那里,从三五百字的“豆腐块”到一两万字的报告文学,近30年的时光浓缩于此。
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为部门年轻记者的一篇稿件,我走进社领导的办公室进行探讨:怎样挖掘新闻才更深层次、怎样培养年轻记者更快成长热烈讨论间,过往一幕幕,在脑海中快速闪现。
第一篇消息交稿后,心脏疾速跳动的声音似乎至今仍能听到。几百字的一篇小稿,主任看了半晌,许久才温和地对我说:“不急,你再去现场补充一些采访。”
第一篇“无心插柳”的整版稿件被部门主任无意间看到后,他大喜过望:“就这么写!”
第一篇全媒体记者合力完成的数万字稿件终于交工,领导一遍遍看、一点点说、一丝丝改,丝毫不觉“审美疲劳”。
就是在这样面对面、手把手、实打实的耐心教导下,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代年轻记者逐渐成长。前辈们“不放弃、不抛弃”的执着与细致,润物无声般代代相传。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我接触到采编工作“三审三校”各个环节,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无论是周末还是节日,每当稿件中有疑问询问到上下游环节时,对方总是立刻给出答复。即使是在凌晨三四点叫醒一个熟睡的同事,对方也会从睡眠状态“秒回”工作状态,以“稿子比天大”的态度认线年岁月的《甘肃日报》的确形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是对肩头责任的毫不懈怠,是对晚辈新人的悉心呵护;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甘报人以笔为犁,奋力深耕,始终坚守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种精神,浸润着一代代甘报人并传承至今。
正是这种精神,使战火中诞生、艰苦岁月中走来的《甘肃日报》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陇原大地茁壮生长;正是这种精神,使《甘肃日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纸媒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间从1949年9月1日行至2024年9月1日,这种精神也必将促使与共和国诞生、成长和发展命运与共的《甘肃日报》稳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8月27日,正在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采访路上的我,接到了为《甘肃日报》创刊75周年写稿的电话。
心里涌上特别的温暖和祝福,在战火中诞生、走过峥嵘岁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的《甘肃日报》,迎来了75华诞!七十五载砥砺奋进的《甘肃日报》,依旧“正青春”,我们共同奋斗在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新闻事业之路上
一直在路上,总是在现场,是时政新闻记者的常态。干时政报道工作5年,1825天,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年均下乡采访110多天,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跑了一遍又一遍,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是职责使命,“5+2”“白加黑”中“临战状态”是工作特性,一丝不苟、“如履薄冰”是热爱和敬畏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在成长。
回看采访报道2020年全国两会,白天拿相机拍照、扛摄像机录像,夜晚加班加点写稿子、选照片、回传视频,我和同事用每一篇稿件、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及时、立体、精彩地讲述了甘肃代表团的履职活动,呈现了两会盛况。
光荣承担和参加党的二十大的报道任务,责任重大。赴京参与报道的甘肃日报社两名记者,连续高强度工作7天,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热议二十大》栏目稿件之外,采写了《甘肃192万党员、25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与行动》《万山磅礴向主峰同心奋进新征程甘肃省代表团参加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侧记》等29篇稿件,准确传递了大会精神,充分展现了代表风采。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时政记者15分钟内集结,逆行出征,在积石山气温接近零下20℃的冬夜里,冒着不时的余震,踩着厚厚的积雪,翻越垮塌的山体,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庄,第一时间发出了现场指挥、救援安置的消息。
一路走来,我始终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每当深夜加完班走出报社大楼,仰望星空,我深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一代又一代甘报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恰似一束光焰,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今天,当带着淡淡墨香的《甘肃日报》伴着晨曦与读者见面的时候,《甘肃日报》已出版了27456期。自1949年9月1日创刊,一期期《甘肃日报》,陪伴着广大读者,走过了峥嵘岁月,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每当夜幕降临,甘肃日报报业大厦16楼的灯光总会准时亮起,这里就是甘肃日报社出版部。直到深夜,忙碌的是一群“甘报守夜人”。
2010年,我有幸加入了出版部这个大家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开始了夜班编辑工作。记得第一次独立做版时手忙脚乱,让我暗下决心要提高专业素养和拓宽知识面;也记得第一次精心编排版面受到好评,让我体会到身为编辑的意义和责任;同样记得第一次跟随记者团走入基层采访,写出第一篇短短的消息时,让我知道编辑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多面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报社见证下的成长。
从2010年开始,我已上了2000多个夜班,参与了许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的版面编排,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道让我印象深刻。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每天晚上的大样,编辑们改了又改、盯了又盯、核了再核。在处理稿件、制作标题时,大家反复商量、反复研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编辑和美编根据当天重头稿件设计多种方案、试组几个版式,然后经过值班总编、部门主任反复对比、反复斟酌、不断调整,做到优中选优。在很多次的重大报道历练中,出版部上下早已形成共识所有的调整和优化都是为了确保重要稿件有更好的呈现,都是为了把报纸办得更好。
2021年改版后,《甘肃日报》每周出版版面64个,无论在内容设置还是版面形式上都有了更多新的变化,报型由“瘦”变“宽”的同时,各个版面通过精编稿件、做好提要、用好图片图表等方法改进创新版式,增加亮点,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这背后,离不开“甘报守夜人”的创新和努力。
14年来,我深受甘肃日报社好传统的熏陶和出版部能吃苦、敢拼搏好作风的影响。在出版部,凌晨签完版样后再打一份小样仔细通读,早已成为所有编辑的“必修课”。每当绞尽脑汁做出一个好标题,每当仔细修改的稿件获得好评,每当精心制作的版面获得新闻奖时,我都感到这看似平凡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
回首来路,我常常因为能够成为甘肃日报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自豪。展望前路,我仍将坚守初心,接好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甘肃日报的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
琢磨什么呢?可能什么也没琢磨,只是单纯地发呆;也可能真的在琢磨一件事,一件与工作有关的事。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文字训练是一项基本功。以前采访结束后,会琢磨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遣词造句更达意。而现在,更多需要琢磨的,可能只是一个点子、一个创意。
叶舟老师笔下常有少年精神。于是在他的长篇巨著《凉州十八拍》问世之后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想到:找几个大学生与作家本人对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于是拉着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再聊,就有了引起巨大反响的“十八少年下凉州”文学寻根之旅。
2022年和音乐才子段兴华合作了一首歌《推开甘肃的门》,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传播量可观。之后聊起来,琢磨能不能做个敦煌题材的作品。于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报社附近的烧烤摊一顿猛聊,甘肃首个数字乐舞融合作品、也是“推开甘肃的门”系列文化IP首部作品《敦煌妙音》,提上了创作日程。
居上游,立潮头,守主流,“奔流新闻”这个名字同样来自于琢磨。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刚开始听着似乎不顺口,提交领导一锤定音后,叫着叫着就顺口了,觉得很攒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奔流新闻上线以来的许多作品,是认真思考讨论的结果,也都是精雕细刻打磨的结果。有网友评价说:奔流出品,必是精品。这是肯定,更是鞭策和鼓励。但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也有力不能逮的强烈感受,本领恐慌一直悬于门楣脑门。
作为甘肃第一个全域性综合型移动新媒体传播平台,奔流新闻是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招、成功实践,是《甘肃日报》创刊75年的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上,奔流新闻正拔节向上,有幸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奔涌跳跃的浪花。
《甘肃日报》不仅记录了陇原大地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其中也包括我一名在全媒体时代不停奔跑的年轻记者。
记得在大学校园,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心怀向往。图书馆里泛黄的报纸、课堂上老师讲述的经典案例,犹如一颗颗种子,让新闻理想和情怀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2020年8月,当我正式走进甘肃日报报业大厦,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十分震撼:这里是一个超级编辑部,不仅有报纸,还有很多新媒体平台;同事们不仅能写会拍,还可以出镜剪辑。媒体融合,让我的工作充满挑战又乐在其中
从参与2021年省两会的第一次视频直播,到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独自完成的全媒体报道;从第一次Vlog出镜拍摄制作,到突破10万+浏览量短视频爆款的发布;从整版新闻稿件的撰写,到突发应急新闻的全媒体报道工作4年来,全媒体记者这一角色,让我逐渐具备了“十八般武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新闻嗅觉、摄影、摄像、短视频制作、直播报道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我经历了考验,也收获了成长。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接到集结命令,我作为首批应急采访记者连夜奔赴灾区。凌晨时分,我们抵达震中附近时,已有救援队伍抵达现场。“快,救人,先救人半岛彩票平台!”救援人员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半岛彩票平台。话语急促,但铿锵有力,人们不自觉地加入到抢险救援队伍当中。这是我第一次在灾区现场采访。寒冬深夜,我们来不及多想,赶紧拿起话筒,将镜头对准一幕幕感人的瞬间2023年12月19日清晨,新甘肃客户端启动全网直播,在有限的条件下,我和同事首次在零下15℃的严寒中,实时报道现场情况。截至2023年12月20日晚间,直播观看人数超5400万,全国700余家媒体转发。
看到手机屏幕上涌来的一波又一波深情关注,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我多么有幸成为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并记录,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党媒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记录时代变迁、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这是甘肃日报75载新闻事业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催发着我们每一次自我突破与创新!
75年的岁月,对于《甘肃日报》而言,不仅是时间的历程,更是智慧与经验的深厚积淀。正是基于这样的厚度,2022年8月29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应时而生,甘肃声音从兰州市白银路123号传到更远的地方。
多么幸运,我能加入甘肃日报这个大家庭;多么骄傲,我能够参与国际传播工作。在外读书多年,当我以记者的角色再次行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时,我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了开放包容的环境,体会到了厚重悠久的文化,遇到了明媚可爱的那么多人
我出镜制作的短视频《中国高中生的一天》,是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的一次尝试。在视频中我又穿上了少年时的校服,和同学们一起体验高中生活,向世界展示我国高中生学习生活的真实状况。视频发出后,被近百万外国友人浏览。
当自己的讲述收获世界的关注,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记者,我找对了方向、找对了平台,找到了一方为之奋斗的沃土。
去年8月,我的采访脚步迈出国门,去往白俄罗斯。在那儿工作的甘肃籍员工告诉我,他们的项目不仅拉动了当地就业,还带去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为此,甘肃企业得到了当地州政府的点赞。当我们驾车行驶在林间公路时,甘肃-白罗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春辉说:“你往远处看,这四周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属于我们农场。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办好,为甘肃人民在海外农牧业领域争光!”这一次,当我从国外看向国内,不由得为甘肃感到骄傲。
我常听老师们说,新媒体是属于年轻人的。在我看来,新媒体虽代表着新形态,但75年岁月沉淀的新闻理想与奋进的力量,会一路馨香这些,会成为新媒体迸发活力的源泉。
甘肃日报社坐落在白银路123号,一代又一代的甘报人从这里出发,留下了甘肃日报的发展足迹。在这里,我们将继续秉承使命,不忘初心,增强“四力”,用笔和镜头记录陇原大地中囯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让甘肃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响亮。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