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成立以来,视觉中心设计团队基本上每年都有获奖作品产出,今年他们又凭借浦东开放30周年特别策划——《浦东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斩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上海新闻奖一等奖。这支队伍与“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上观一起诞生,是报社融合转型的前沿阵地。一个个新闻选题经由他们,以手绘、长图、海报、动画等各种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而年轻的团队也在一场场“战役”中与上观一同成长。
小报君之前采访了摄影团队(《用影像讲好故事》)、图编团队(《做题图,有讲究》),今天,让我们继续深入视觉中心大家庭,一起来听听,设计团队小伙伴们做融媒体报道这些年都有哪些心得体会。
去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对上海而言是一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分管领导徐蓓蓓副总编辑很早就提醒我们,和区情的同事多多交流,提前策划融媒体报道选题。5月初,正好疫情形势渐趋平稳,报道压力也小了,我们就约时间和王志彦、杜晨薇碰头,一起头脑风暴,各自交流一些初步想法。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官宣节点一推再推,王志彦每隔一两周就会跑来通报最新“内部消息”半岛彩票,让我们心里有底。最后产品上线时间是十一月中旬,前后加在一起,整个制作周期长达半年。
多年来浦东的成就报道一直是“显学”,也有一定的套路在里面。要不就是高楼大厦、道路基建、科技企业,要不就是相对宏观的体制机制创新,却很少人去探究这片土地上人的心灵史。讲到人文上海,人们总是联想到浦西所谓“原法租界”的名人轶事,浦东就没有人文吗?它的气质是怎样的?
经过大量资料耙梳,我们发现(或者说验证了)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确有些可以概括的共性:朴素务实、脚踏实地、经世致用……这应该也是上海人精神谱系里不可缺的一环,也是浦东之所以为今日之浦东的原因。
是的,一旦牵扯到人文历史,光靠研究浦东最近30年的资料肯定不行。我们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去上图找资料,去了五六次,也去数据库查论文,几轮筛选,定了古代的陆深和近现代穆藕初两个人物。当代部分因为有杜晨薇的给力加持,资料收集和人物采访都顺利很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疫情,去年上图部分文献借阅和阅览室开放的规则有所变动,一次是想看的报纸看不到,一次是想借的书借不到,最后是文化频道的施晨露先后两次帮忙联系才搞定。
接下来是H5的文案撰写、平面和交互设计。这部分在设计团队内部完成,因为有多年积累的分工默契,总体来说不是很难。到后期制作阶段,又是每天不断地围绕某个技术细节、呈现效果在argue,在上观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前前后后改了十几个版本。
据我所知,设计团队平时需要深度参与每天融媒体指挥中心的热点新闻策划,类似于《浦东的故事》这样的“自选动作”多吗?
我们最近也在梳理团队的产品线组成。首先肯定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完成好每天指挥中心布置的选题,其次是做好每一天的上观开机屏设计制作,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自选动作”。一类是提前可知的重要节点,比如浦东开发开放30年、建党100周年、进博会等等。围绕这些节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策划各种形态的融媒体产品,包括海报、H5、动画等等;另外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依托于报纸的手绘信息图示版面,之前也拿过不少奖,我们希望未来能在持续性和品质上再上一个台阶。
团队成立之后的第一幅手绘信息图示版面《崇明长江口水域,有片牧场》,获评第二十七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团队成立不到一年,就有单幅信息图示版面获得SND(世界新闻设计协会)的新闻设计卓越奖,是大中华地区继《南华早报》之后第二家。之后基本上每年都有作品获奖。这次《浦东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也是报社首个获中国新闻奖的融合创新类作品。
对的,我们每个设计师手上经常会有两三个项目同步进行。其中一个是今天就要交,有一个可能是一周或两周后要交,还有一个可能是比较大的节点,可能在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之后,但不意味着他们现在不用去想去画。
对于长线产品,我们会提前好几个月做策划,有一个严格的项目进度表,按照这张表推进。绝对不可能说,“这个回头再说”“那个有XX部门负责,我们先不管”,这些词令在我们这里都是“禁忌用语”。这种时间意识、节点意识,也是张陌总监比较强调的。他不断会问“你们有没有计划”,包括什么时候做计划这件事情本身,也要有计划。
这可能跟生产方式有关系,我们做不到像文字报道一样,今天来个通知,当晚就能采访出稿。这无关能力,而和生产规律有关。
长线的有了节点,在做短线的产品时,我才能知道手上有多少人力,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因此与合作部门记者交流时,我们也会先问清楚发稿节点,根据时间和可投入的人力确定产品形态和内容。这里也非常感谢各个采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我们长短线结合的工作模式得以保持下来。
现在大多数“融媒体产品”的核心依然是文字报道,长图或视频等仍只是“配菜”。但我们认为半岛彩票,融媒体产品的核心,不一定非得是文字报道。像我们今年庆祝建党百年策划的“百年之诗”系列产品,它的核心就是依托非报社原创的9首诗歌的再演绎和再传播,动画也好、H5也好、音频也好,是围绕这个核心选择的最佳呈现载体。
是产品,就需要有项目推进表,就要一开始考虑呈现方式和运营推广,就要有真正的产品经理。可以说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过类似产品经理的工作历练半岛彩票。这也是团队的宝贵财富。
当然,“产品”和“报道”并非“势不两立”。再精妙的产品,其源头,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依托于新闻采访而来的线索。
以今年获评上海新闻奖二等奖的另一个作品“入境流程图”为例。这个作品的信源来自一个重要的会议,当时在现场的记者朱珉迕,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点,徒手画了一张草图,并在当晚就把信息及时传递给我们,我们再去丰富核实材料,制作成一个规范的入境流程图。所以你看,我们合作的源头并不是一个稿子,真正的核心是信息。类似这样的合作,以及当面、及时、有效的沟通,我们希望能更多一点。
我看设计团队都很年轻,5位设计师都是90后(或准90后),但感觉大家都很厉害,内部分工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吗?
确实每个人都是多面手,每个人也都有所侧重。比如黄海昕是“海报小王子”,平面设计别具品味;叶田媛擅长动画和交互,是让技术公司都服气的H5大神;王美杰的设计灵气满满,不管动画还是平面总有神来之笔;仲昭宇和张龑飞去年甫一入职便以一部抗美援朝定格动画技惊四座。仲昭宇是技术宅男,会琢磨新技术,有了心得很乐意跟大家分享。张龑飞擅长三维建模,经常自掏腰包买各种最新的三维插件。
特别要表扬的是他们不断学习的精神。大家经常会主动去看一些最新的设计风格、或是摸索新的软件,或是一起分析一部美学很牛或者技术很牛的作品。有种误解,觉得好像只要是跟视觉有关,我们都能做,其实很多技能也是这些年他们自学的。包括做H5、PPT,其实他们本来也都是小白,从起点来说并不比文字记者更高。
原则上会根据每个长短线产品的需求分派给相对擅长的设计师。但并不总是这么完美的,这时候就需要互相补台。比如说擅长设计海报的黄海昕近期主攻长线项目,可能突然来了一个比较急的海报,就立即会有人主动出来说这个海报我帮你做,从来没有说某个任务“应该”是谁做的,大家总是互相帮衬。这种团队默契,非常值得珍视。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这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⑫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半岛彩票平台半岛彩票平台半岛彩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