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大豆占比超6成。大豆不但是食用油脂和蛋白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畜禽养殖的重要饲料原料。
提高大豆自给率水平,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依靠科技支撑提升产量,是提高自给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采用分子设计的方式,培育了‘东生’和‘广大’等系列高产新品种。”芦思佳这样介绍广州大学大豆研究团队的成果。
“在广州市‘领航’计划支持下,我们找到了大豆光周期敏感性的核心元件,发现了光周期调控开花的分子途径。”以芦思佳为第一作者的相关论文,近期发表在Nature子刊上。
通过调控和品种改良,可以帮助大豆适应高纬度地区,使大豆种植扩展到更宽的纬度范围。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这是我们期待实现的无边盛景。”芦思佳说。
芦思佳,1986年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现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周期调控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相关研究,致力于为高产分子育种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提供理论支撑。
芦思佳是广州大学以创新平台为牵引,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的典型代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芦思佳就以非农学、遗传学出身的跨专业身份,进入了大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在广州大学导师和团队提供的资源、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支撑帮助下,芦思佳围绕大豆光周期调控生育期开展了系统研究,在Nature Genetics、PNA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一系列领域内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等支持,并于2021年获得“王连铮大豆青年科技奖”,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绩。
芦思佳在加入团队十多年的科研时光中,深刻感受到广州作为国家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芦思佳眼中,广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为一线科研人员创造了优越的研究平台,持续给予资源的支持。同时,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这个注重团结协作的创新平台对新生力量的最大支持,让芦思佳充满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芦思佳刻苦攻关,以科技为犁,希望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大豆的品种改良和产量提升助一份力,守护好中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广州市科技菁英“领航”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芦思佳团队聚焦大豆光周期敏感性开展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揭示了大豆光周期敏感性的核心元件,发现了豆科具有特异的光周期调控开花的分子途径,推动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同时,芦思佳团队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分子设计育种,参与培育了“东生”系列和“广大”系列的大豆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实现了农民的增收。
提高我国大豆自给能力,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一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培育良种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些年,芦思佳所在的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始终围绕国家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不断改良大豆品种,促进大豆增产、农民增收,着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踔厉奋发的研究目标,是将实验室的理论结果应用于田间,培育优良大豆品种,实现大豆的高产、稳产和优产。”这既是芦思佳及其所在团队一直践行的道路,也是以芦思佳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农学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背后的科学问题,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攻克难题,最终将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理论成果能够落地,让科研成果走向田间地头的实践。
未来,芦思佳将带领团队聚焦株型研究,继续深耕大豆光周期调控生育期和产量的研究,努力培育广适高产大豆新品种,实现大豆的跨境种植。同时,芦思佳也将与团队面向加工企业的需求,致力于大豆品质改良,进一步促进理论与产出的结合,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力量。
广州大学大豆研究团队自2017年团队组建至今,团队成员已先后主持了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等,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年,获批广东省植物适应性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团队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油料作物产量的战略需求,依托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植物适应性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半岛彩票官方APP下载,以大豆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了基础研究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
“领航”明星,是获得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而瞄准国际前沿和重点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潜心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的科技菁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提出,2024—2028年连续五年投入近10亿元,持续实施“启航—续航—领航”计划,铺就基础研究人才阶梯式成长路径,培养一批能挑大梁、担重任的青年科技人才。
广州市锚定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育之路,越走越坚实。本栏目将选取部分“领航”明星代表,大家一起“逐颗数”!
原标题:《芦思佳:编辑大豆生长密码的“爱豆”人 丨 “领航”明星逐颗数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半岛彩票官方APP下载。半岛彩票半岛彩票